嘉宾|陈宇慧(@田螺姑娘),美食作家,「厨此以外」主播主播|刘飞,内容创作者,产品经理放弃一份目标明确的产品经理工作,投身于“吃”这件看似日常却又充满变数的事业,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当考核你的不再是KPI和老板,而是读者挑剔的味蕾和自己能否“干一辈子”的内心叩问,需要怎样的坚守?本期《三五环》,邀请到了田螺老师。很多朋友可能在知乎、公众号、小红书上,早已关注过她写的精准菜谱。但很少有人知道,她曾是一位资深的产品经理,在流量红利尚存的年代“无心插柳”,一头扎进了美食内容创作的领域,一做就是十年。这是一场关于“慢”与“深”的对话。我们聊了在内容创业的野蛮生长期,她如何面对“天下菜谱一大抄”的质疑;当所有人都追逐风口与爆款时,她又是如何顶住诱惑,拒绝投资,坚持“单打独斗”;以及在预制菜横行的当下,她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与食物关系的更深层次思考。如果你也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感到“班味儿”渐浓,渴望将热爱变成一份能自洽的事业;或者你同为创作者,正在算法的洪流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节奏。希望田螺老师这十年“文火慢炖”的故事,能给你带来一些慰藉与启发。内容索引01:00 Part 1 从产品经理到美食博主:一场无心插柳的旅程田螺老师的家宴,一盘惊艳的“白玉丝瓜”因为做产品经理不想写跟互联网相关的,就写了一些吃的用做产品经理的思维写:去解决用户的问题我明确产品经理我干不了一辈子12:00 Part 2 淬炼:瓶颈、诱惑与坚守感觉身体被掏空,菜谱真的写不出来了怎样面对投资人“天下菜谱一大抄”的质疑反思如果都这么做,就一定是对的吗?突破瓶颈的方式是去拜师学艺,进行专业学习22:00 Part 3 自洽:反算法、长期主义与内心平静创作者需要言行一致,不能一面倡导好好吃饭,一面又推拼饭现在是做内容最舒服的阶段,不再那么在乎数据了做“一镜到底”视频,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方式到了“后预制菜时代”,重新考量食物与人的关系46:00 Part 4 食物之上:未来与焦虑读者的代际成长,很多年轻读者完全不会做饭预制菜再发展下去,未来厨房可能会变得更小不能只停留在提供菜谱,要想办法让不感兴趣的人产生兴趣希望自己老了以后,受众不全是老人制作人:严格片头:Where Are You Going (Live) - 海龟先生片尾:致不孤独的自由人生 - 软柿子乐队(Soft Persimmon)相关新书:《谁来决定吃什么》陈宇慧(田螺姑娘)著本期 shownotes 由「Gemini」生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喜欢《三五环》,也恳请能在苹果 Podcast 、网易云音乐、Spotify 或喜马拉雅留下你的宝贵好评。感谢!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wocaishiliufei
嘉宾|艾勇,「DTC Lab|未来品牌之路」「成为巴菲特」「CPA超频对话」主播主播|刘飞,内容创作者,产品经理当一个品牌无法再“控制”用户如何谈论你,甚至连内部员工都不知道公司有什么故事可讲时,我们该如何重建与用户的连接?当经典的营销法则在“嘴巴时代”失灵,品牌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本期《三五环》,我和好朋友、营销专家艾勇串台聊了聊。我们从我的新书《内容即品牌》聊起,对当下的品牌困境做了一场“集体诊断”。在当下这个时代,内容创作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我们作为用户,越来越难被品牌“官方”的宏大叙事打动?而品牌自己,又为何在内容创作上步履维艰,常常把鲜活的“内容”做成了冰冷的“物料”?艾勇曾是微博商业化的早期推手,而我一直用产品经理的视角看待创作,我们都认为,品牌终极的胜利,是成为一个能被用户“邀请去参加派对”的朋友。如果你正在为品牌的声量焦虑,感觉经典的营销打法越来越使不上劲;对僵化的汇报流程和“物料思维”感到疲惫;或者你只是一个单纯的创作者,正在思考如何用真诚的故事与世界建立连接,希望我们这场对话,能给你一些新的视角和答案。内容索引01:00 Part 1 一个创作者的进化之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阶段输出是一件对于普通人,每个人都值得去做的一件事儿播客在长内容里是比公众号的门槛低很多的聊天儿这个事儿,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能聊出来的,人就是社交动物12:00 Part 2 品牌的内容困境为何“物料”成不了“故事”?为什么很多企业做品牌的时候,很容易把它做成物料,或者是做不出来好的内容投放 ROI 效果的广告物料,比较容易汇报这种强控制的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了以前品牌的营销本质上是 control 模式现在从喇叭时代变成嘴巴时代你想表达但别人不想听你的信息第一没法传递,第二你没法控制别人怎么讲你22:00 Part 3 跳出投放思维用产品经理的方式,打造穿越周期的内容资产做内容还是得从产品的视角去做两个核心最重要的概念:用户和迭代传播者是现在整个中文语境下最重要的角色好的内容抛开所有商业目的,它本身依然是一个对用户有价值的独立“产品”好的内容是资产,有长期的价值,有长尾的流量内容是“长期分红”,不是一次性的“短期红利”成功的品牌,一号位才是他的品牌负责人46:00 Part 4 从“控制”到“共鸣”品牌最终的胜利,是成为用户的朋友如果只有一号位能讲这件事情,本质上是一种推卸责任你到底允不允许大家去讲故事?用张一鸣的话说:context not controlMarket R&D,营销的研发人类就是活在故事叙事中,品牌就是一个叙事真正的 DTC 品牌,本质上是用户会想起你,会找你制作人:严格片头:Where Are You Going (Live) - 海龟先生片尾:往前 - 宇宙人相关本期 shownotes 由「Gemini」生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喜欢《三五环》,也恳请能在苹果 Podcast 、网易云音乐、Spotify 或喜马拉雅留下你的宝贵好评。感谢!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wocaishiliufei
--------
1:29:54
--------
1:29:54
No.199 对谈李汇川:从《仙剑》到《黑神话》:中国玩家的记忆与国产游戏的变迁
嘉宾|李汇川,文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数字游戏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主播|刘飞,内容创作者,产品经理一个游戏,如何成为一代人心中无法磨灭的集体记忆?一种曾被视作“洪水猛兽”的娱乐,又如何一步步蜕变成引以为傲的文化事件?本期《三五环》,邀请了李汇川老师——他既是严谨的游戏文化研究学者,更是一位从小在街机厅和网吧里“身经百战”的资深玩家。这是一场穿越三十年的时光漫谈,足够真诚,也足够怀念:我们聊了那个用“学习机”名义买来的小霸王,和那盘永远凑不齐999个游戏的卡带;我们聊了第一次被《仙剑奇侠传》的结局震撼到失语,也在他的讲述里,重新理解了躲着家长老师去打游戏的时光——那份消耗精力的,或许从来不是游戏本身。如果你也曾在某个夏日午后,与小伙伴挤在同一块屏幕前奋战;如果你也曾为了一款游戏的通关或胜利,付出过无数时间与热爱;又或者,你只是好奇,在《黑神话:悟空》刷屏的今天,我们这代玩家心中究竟翻涌着怎样的情感,希望这趟时光之旅,能让你找到一些共鸣与回答。内容索引06:14 Part 1 启蒙时代:从“学习机”到街机厅这个时代,游戏是“学习”的伪装,是小圈子的社交货币。它存在于邻居家的电视屏幕上,也闪烁在那个被学校和家长视为“三厅一室”禁区的、充满神秘魅力的街机厅里。小霸王等学习机是孩子以“学习”之名说服家长掏钱买魂斗罗、坦克大战等协作游戏999合一的卡带只有4个游戏不许进三厅一室或者五厅一场独特的经营模式,量贩式的街机厅20:07 Part 2 黄金时代:PC单机游戏的星辰大海PC的出现和“存档”功能,彻底改变了游戏的形态。一个叫《仙剑奇侠传》的游戏,用它庞大的世界、精巧的剧情和无法挽回的悲剧,为一代人的童年刻下了关于“仙侠”、“成长”与“失去”的最初印记。能存档持续玩一个游戏,承载剧情游戏《仙剑》第一次提供了一个如此规模的世界,包括结构非常精巧复杂的故事一个少年在成为大侠的路上,他心爱的关心的人都一个个离开了他,这是一个成长故事什么样的代入感能够比得上,在游戏里你能真正操控李逍遥千万别存!千万不要存档!39:12 Part 3 网游时代:在虚拟江湖中成为“我们”网线连接起的,不只是电脑,更是无数个渴望连接的灵魂。从局域网里的CS枪声,到《传奇》沙巴克的万人集结,游戏成为真正的“第二社会”。但在这股洪流中,也夹杂着“电子海洛因”的污名与一代人的挣扎。电子游戏在加快玩家获得反馈的进程一直到《传奇》出现之前,网吧所有的屏幕上都是一把枪在玩CS主流声音会说,玩游戏是分神,影响学习恶性循环:玩游戏本身其实并不会消耗特别多的精力,躲老师家长过于消耗精力在其中探寻意义和价值的活动01:04:13 Part 4 当下与未来:独立创新与工业化浪潮当快节奏成为时代主题,能沉浸于一个完整的作品已是幸事。在《黑神话:悟空》石破天惊之前,是无数独立游戏人的微光在开拓边界。一方面,小成本的独立游戏不断带来创意惊喜;另一方面,以《黑神话:悟空》为代表的作品,标志着中国游戏产业正走向成熟的工业化体系,预示着一个更值得期待的未来。快节奏的时代里,还能花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沉浸在一个完整的作品里面,其实挺难得把独立游戏和商业游戏概念,可以比照电影分类《黑神话:悟空》不是不可复制的,不可触及无法超越的,一定不会是中国游戏的横绝孤篇《黑神话:悟空》成功不仅仅是游戏质量的成功,它代表整个中国的游戏行业的工业化制作人:严格片头:Where Are You Going (Live) - 海龟先生片尾:游戏机 - 马飞相关本期 shownotes 由「Gemini」生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喜欢《三五环》,也恳请能在苹果 Podcast 、网易云音乐、Spotify 或喜马拉雅留下你的宝贵好评。感谢!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wocaishiliufei
--------
1:28:21
--------
1:28:21
No.198 什么是杭州模式?从「官」不像「官」聊起
嘉宾|刘典,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数字经济学者,兼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战略与宏观研究项目主任,《杭州模式:DeepSeek与中国算谷》作者嘉宾|胡宇东,和光文化与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风险资本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杭州模式:DeepSeek与中国算谷》作者主播|刘飞,内容创作者,产品经理当很多人都被“内卷”和“增长焦虑”裹挟时,为什么杭州却涌现出 DeepSeek、杭州六小龙、黑神话悟空等一众创新力量,给整个时代注入一剂强心剂?杭州的成功可以复制吗?它又为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怎样的启示?当一个地方的成功不再依赖“自上而下的设计”,而是源于一片“阳光雨露、各自生长”的雨林,这背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期《三五环》,我们请到了两位特别的嘉宾——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刘典老师与和光文化与战略研究院院长的胡宇东老师。他们组建了一个横跨50后到90后的“56789调研团”,带着对时代的好奇,一头扎进了杭州这片热土。这是一场关于城市、时代与人的深度复盘。我们聊了那些“伟大不能被计划”的惊喜,聊了顶尖公司“小破楼”里的全球野心,也聊了那个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的、为企业发展而落泪的局长。我们试图解构,究竟是怎样的土壤,能让新一代的年轻人从“走关系”转向“拼产品”,能让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博弈”走向“共生”。如果你也对我们身处的时代感到过迷茫,对“内卷”的现状感到疲惫,或者正在寻找一个能让理想生根发芽的环境,甚至在思考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未来的可能性,希望这场关于“杭州模式”的探讨,能给你一种全新的视角和答案。内容索引00:33 Part 1 什么是“杭州模式”?杭州先行经验很值得学习和借鉴DeepSeek和杭州六小龙的诞生,给整个中国经济注入一针强心剂杭州最重要的一点是80后、90后开始登上国家舞台原来我们都是追赶,现在我们需要去探索无人区身在杭州感觉不出来,如同当年井冈山革命,虽在井冈山看的是全球革命形势伟大不能被计划13:09 Part 2 成功土壤:“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原来我们都是追赶,现在我们需要去探索那个无人区一个定律:展厅布置情况越朴素,企业越靠谱企业需要的是“热带雨林”般丰富的土壤环境,不是具体给多少钱在杭州跟政府沟通,不需要把需求翻译成政策语言手握浙里办,约等于认识一个副省长32:35 Part 3 “求真务实”的政商关系在杭州官不像官一个核心原则:只要无私无损,这事儿我就敢干,哪怕犯了错我的上级会包容我政府和市场关系,从谁管谁谁优先变成了一个鱼水关系2025年看到的杭州,是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交汇的地方杭州让人看到星火可燎原53:55 Part 4 下一个硅谷与每个人的时代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硅谷、或超越硅谷?浙商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原来四千精神用在做生意,现在放到产品研发和创新上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财政和支出的可持续问题那个局长哭了杭州模式看起来是模式,背后是时代,但最核心的是人做更长期的事,像养孩子一样去养你自己的职场、产品、做的内容和生意制作人:严格片头:Where Are You Going (Live) - 海龟先生片尾:Retro Petrol - 恐龙的皮 The Dinosaur’s Skin相关书:《杭州模式:DeepSeek与中国算谷》刘典、胡宇东著本期 shownotes 由「Gemini」生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喜欢《三五环》,也恳请能在苹果 Podcast 、网易云音乐、Spotify 或喜马拉雅留下你的宝贵好评。感谢!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wocaishiliufei
我是刘飞,产品经理生涯完整经历了 Web2.0,半截经历在中小公司和创业,半截经历在滴滴和阿里,写过两本勉强还凑合的书,有个不温不火的公众号「刘言飞语」。住在离西湖 11 km 的西湖区,室友是一只苏格兰折耳银渐层。三五环是我的独立播客,邀请身边在城市里生活的局内人朋友聊天。话题和对谈的内容都只围绕一个原则,就是我个人的好奇心。通过他们不同的表述里,我试图发现不同的认知视角、不同的思维模式乃至不同的生活态度。至少会重塑我对世界的感知和判断,也期待能对你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