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RND

牛白丁

华创资本
牛白丁
Dernier épisode

Épisodes disponibles

5 sur 41
  • 对话梅卡曼德机器人邵天兰:冲向具身智能终局的路上,我们先上桌了
    梅卡曼德机器人创始人、CEO邵天兰把创业八年的过程比作是“拼地图”,他们专注于机器人的眼、手、脑,希望通过标准化的产品适配广泛的硬件形态,从而覆盖千行百业。邵天兰称这种模式是“既要、又要、还要、也要”的过程,不仅门槛高,难度也大,但如今一路走来,梅卡曼德的产品已经在汽车、物流、重工等众多领域跨行业、规模化落地,连续四年市占率第一,成为全球“AI+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的独角兽企业。十几年前入行时,邵天兰几乎是清华唯一一个选择去德国攻读机器人专业的人,2016年他入局成立梅卡曼德机器人,希望能够让机器人的智能再上一个台阶。2017年初,华创资本独家领投了梅卡曼德的Pre-A轮融资。在全民做机器人的今天,邵天兰用历史的后视镜回看,发现今天的机器人行业很像2015年的自动驾驶——一方面技术的突破和进步带来了非常大的希望,但另一方面,泡沫之下,很多人也会低估技术展示到大规模落地之间的门槛,从而制定出激进的时间表。所以在邵天兰看来,“比起表面海浪的噪声,我们更应该关注水下演进的潮流”,而梅卡曼德过去八年正是通过一次次打硬仗,在技术、客户、全球化等方面都打下了基础,才得以在冲向具身智能终局的过程中上了桌,并获得了一个好的位置。近日,邵天兰做客「牛白丁」,和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一起回顾了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对比了自动驾驶行业的技术演进,并畅想了未来机器人如何走入千家万户。本期节目中,你将听到一家独角兽企业的成长轨迹,以及在冲向具身智能终局的过程中如何上桌的路径。🛋️【本期嘉宾】邵天兰,梅卡曼德机器人创始人、CEO🎙️【本期主播】吴海燕,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时间线】00:06:43 机器人行业趋势:逐渐被学计算机的人“绑架”00:13:53 今天机器人行业的进展相当于十年前的自动驾驶00:23:13 创业拼地图:如何用标准化、通用化的产品覆盖千行百业00:31:49 成立之初就做全球化,不主动打出去就会被攻进来00:46:44 创业致命题——很多人会低估技术展示到大规模落地之间的门槛00:53:06 养孩子VS机器人养老,指望谁更靠谱01:01:46 创业八年,在冲向具身智能终局的路上先上桌📚【延伸阅读】创·问|梅卡曼德机器人邵天兰:AI大模型让万亿工业市场更平坦2017年初,华创资本独家领投了梅卡曼德的Pre-A轮融资🪔【温馨提示】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免责声明】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  
    1:01:26
  • “百镜大战”开打,智能眼镜会是下一个手机吗?
    从Google Glass 到 Ray-Ban Meta,过去十余年时间里,智能眼镜这个赛道总是反复重启,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新晋玩家,对于下一代智能终端入口的想象和争夺从未停止。直到 2024 年,Ray-Ban Meta 的爆火才真正改变了行业叙事。这是一款 Meta 联合雷朋推出的智能眼镜,作为第一款真正跑通“AI+穿戴设备”的产品,目前出货量已超过200万台。而不久前,Meta 还宣布将为盲人或低视力用户提供更便捷的辅助服务。此外,近日的2025 Google I/O 全球开发者大会上,Google携手XREAL,重磅发布了全球首款Android XR平台旗舰眼镜——Project Aura ,标志着AR正式跨入“安卓时刻”;而苹果也计划于2026年底正式推出首款AI智能眼镜。尽管行业总是起起伏伏,但华创资本一直对这一赛道保持着关注,并先后投资了 XREAL 和 Even:前者连续三年稳居全球AR市场份额第一名,后者在成立的一年半时间内,就已经完成多轮融资。在和智能眼镜领域的创业者交流时,我们发现了哪些趋势?遇到哪些有意思的人和事儿,并且更新了哪些行业认知?我们希望把一些阶段性的观察和思考用声音的方式留存,放进《声音备忘录》里,记录投资过程里的难忘和难得,也希望这期节目能带给你一些启发。🛋️【本期分享】张金,华创资本投资人🎙️【本期主持人】Connie,华创资本市场负责人💡节目中具体聊了哪些关键问题:Ray-Ban Meta的成功密码 为何会引发如此大的关注? 是否真的改变了行业格局? 怎样让AI真正落地?盘点智能眼镜的三大门派和行业“先驱” 从Google Glass 到Ray-Ban Meta,从企业端到消费级市场,赛道虽然烧钱,但谁都不想缺席百镜大战,竞的是什么? 渠道与技术的重要性 价格不能太离谱 垂类场景的切入 破圈效应的推动大模型助推下,AI眼镜从“边缘产品”变成“资本热点” Even嗅觉灵敏,把握住了AI+穿戴的变化 巨头卷生态闭环 创业公司卷垂类场景 智能眼镜不是一场“单打独斗”,而是“品牌 × 技术 × 渠道”的混合拳,缺一不可夹缝中生存:创业公司如何杀出重围? 不可能一个王者,市场空间大,每个品牌都有机会获得用户 找细分场景:只为一个用户群解决一个“痛点” 产品模块化:不做重产线,做“组装式创造” 用AI性格建立用户粘性:未来最强的壁垒,不是技术,而是你跟它之间的关系未来趋势与挑战 隐私担忧:摄像头与麦克风引发“被偷拍”的焦虑,需要技术与法规配合化解 技术瓶颈:续航、重量、佩戴舒适度、显示清晰度仍有待突破 用户教育:要从“好奇”变成“天天戴”⏳【时间线】00:05:59 小科普:智能眼镜三大门派及其发展史00:16:23 眼镜这个行业,说白了非常“地推型”00:26:51 智能眼镜出货量达到多少台,才能实现“iPhone 时刻”00:32:48 华创投资Even背后的故事00:40:19 打工人幻想:未来眼镜可以替我们上班吗?00:48:33 创业公司如何在巨头的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01:01:03 千人千面:智能眼镜的创业者如何找到自己的细分场景01:11:51 作为投资人,未来会关注哪些AI创业公司?🪔【温馨提示】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免责声明】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  
    1:19:51
  • 对话PingCAP黄东旭:AI大潮冲击下,软件公司如何顺流而上?
    如果在软件行业发展的坐标轴上划出一个分野点,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认为是2021年。因为这一年,不仅是软件行业估值的高点,也是行业最受资本追捧的一年。因此,她把软件公司分为两类:一类是 2021 年融到了很多钱的公司,一类则是 2021 年没有融到钱的公司。这之后,两类公司都不可避免地遭遇挑战,但困难的程度和路径选择却截然不同。华创派企业 PingCAP 就属于 2021 年融资成功的阵营。那个时候他们对未来的宏观形势有所预判,得以抓住机会加速了全球化的布局。作为一家企业级开源分布式数据库厂商,PingCAP服务的客户如今已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创立的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 TiDB,能持续帮助企业最大化发挥数据价值。随着 AI 浪潮的来临,数据价值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这股大潮的影响远不止于此,AI 将如何深刻改变企业软件的交互方式与产品形态?基础软件在 AI 时代又该实现哪些自我革新和进化?近日,PingCAP 联合创始人兼 CTO 黄东旭做客「牛白丁」,与吴海燕一起探讨了AI大潮冲击下,软件公司该如何顺流而上,发挥出自己独特的行业价值。🛋️【本期嘉宾】黄东旭, PingCAP 联合创始人兼 CTO🎙️【本期主播】吴海燕,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时间线】 01:06 华创投资 PingCAP ——“云”上的决定 06:58 2021年软件公司的分野:一类是融到很多钱,一类是没有融到钱 16:00 AI 大模型到来,软件行业真正站在了大时代的门口 26:05 AI 不仅打破了SaaS 的藩篱,还打破了人的思维局限 35:32 Agent不是用来替代软件,而是会变成软件机制的一部分 48:24 AI 不会抛弃软件的形态,而是让它面向用户端更简单 50:58 数据是企业未来最大的护城河 📚【延伸阅读】创·问 | 刘奇:开源是 PingCAP 不会撕下来的标签华创资本曾领投PingCAP的B轮融资,并在其C轮融资继续跟投永远做“难而正确”的选择🪔【温馨提示】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免责声明】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  
    53:48
  • 梅卡曼德机器人徐婷婷:备弹药、找战场,全球化浪潮下的品牌塑造
    近日,「创·问」编辑部与梅卡曼德机器人商务与市场VP徐婷婷进行了一次交流。梅卡曼德是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落地案例最多、融资额最高的企业之一。其自研的机器人AI大脑+3D视觉产品已经在汽车、物流、重工等众多领域跨行业、规模化落地,全球落地台数15000+,连续四年市占率第一。梅卡曼德已形成基于3D相机+自研AI算法+软件平台的机器人“眼+脑”标准产品及通用组件,广泛应用于多种工业制造及物流典型场景,并逐渐延伸至服务业及家用场景。华创资本早在2017年初独家领投了梅卡曼德的Pre-A轮融资。今天,梅卡曼德的业务已经覆盖了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一个来自中国,硬核、垂直、ToB的品牌,投身到全球主流市场的竞争中时,如何塑造出被海外市场认可的品牌形象?徐婷婷在对话中分享了她对此的思考和方法论。🛋️【本期嘉宾】徐婷婷,梅卡曼德机器人商务与市场VP。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并同时获得了心理与认知科学双学位。2018年入选中关村U30;2024年入选福布斯中国·出海全球化全球领军人物。🎙️【本期主持人】华创资本「创·问」编辑部:Connie、李佳📚【延伸阅读】创·问|梅卡曼德机器人邵天兰:AI大模型让万亿工业市场更平坦 🪔【温馨提示】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免责声明】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  
    33:22
  • 从业者必听:AI时代,内容平台的十个颠覆性趋势
    自 2022 年年中开始,沿着生成式 AI 技术迭代的脉络,华创资本累计交流了数百个创业项目和团队,在AI技术、应用和场景的早期,就下注并支持了多家正在用技术重新定义可能性的新锐创业公司,并且还在持续关注更多机会。在和AI领域的创业者交流时,我们发现了哪些趋势?遇到哪些有意思的人和事儿,并且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我们希望把一些阶段性的观察和思考用声音的方式留存,放进《声音备忘录》里,记录投资过程里的难忘和难得。在上一期AGI系列的节目中,我们与火星电波创始人橘子探讨了《不给呼兰“留活路”的DeepSeek,如何重塑技术信仰?》这一话题,由此引发我们对于AI时代,内容平台有哪些变与不变进行了深度思考和讨论——内容平台将如何演变?工具价值怎样被重估?内容创作者是会被取代还是转换为新的角色?无论你面对这波巨大的AI变革感到兴奋还是担忧,希望这期节目能带给你一些启发。如果对相关话题感兴趣,正在创业或者打算在AI领域创业的你,欢迎联系我们进行交流。(候晓雯📧:[email protected])🛋️【本期分享】候晓雯(Vivienne),华创资本投资人🎙️【本期主持人】Connie,华创资本市场负责人💡节目中,对于“AI时代,内容平台的十大变革与不变”这一话题的核心观点:创作者的新角色 创意为王,技术为辅:AI降低了创作门槛,但选题敏锐度、叙事张力和独特内容气质成为创作者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可以被AI取代,灵感和视角却无法复制。 从生产者到策展人:创作者角色正在转变,不再负责完整生产链路,而是专注于创意方向和内容策划,将技术性工作交给AI,形成"脱水后的竞争"。平台的进化路径 平台参与内容再创作:未来平台不再只是分发者,而是内容的二次创作者,根据用户场景需求和风格偏好对内容进行智能转化,如将播客转为文字摘要。 垂类内容的新机遇:在特定垂类内容(如二次元)供给稀缺的领域,新平台有机会满足这些群体的需求,前提是这些需求足够独特且需要专属交互方式。消费体验的重构 消费者决定内容形式:内容形式不再由创作者决定,而是由消费者根据场景和偏好来选择,平台利用AI实现这种转换,彻底重塑内容消费权力结构。 主角型内容平台崛起:围绕个人构建的高度个性化内容平台将出现,所有内容都与用户高度相关,提供前所未有的情感共鸣度,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自恋需求。技术与商业的新格局 模态成本崩塌:视频、游戏、软件等内容模态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个人创作者能以"写文章"的效率生产复杂内容,一天一个作品不再是神话。 工具价值重估:尽管平台有更大商业想象空间,但作为供给侧升级的自然产物,优质AI创作工具同样重要,关键在于如何融入创作者工作流或服务新兴创作群体。未来展望 技术是最核心变量:不同模态技术(文字、图像、视频、声音)的成熟度是决定内容生态变革的关键,直接影响内容生产方式和供给效率。 内容茧房与创作突破的角力:AI时代将见证两种力量的角逐:创作者借助技术突破表达边界的可能性,与内容在算法扶持下向下兼容的诱惑和个性化茧房。AI不会终结内容创作者,而是重新定义了创作的本质。在这场技术革命中,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谁能操控工具,而在于谁能提供独特视角和情感共鸣。⏳【时间线】00:01:46 创作者焦虑:AI要取代我了吗?00:11:14 现有内容平台的结构性问题分析,以及AI技术能带来哪些新机会?00:20:53 AI时代的创作工具:如何利用大模型提高创作效率?00:27:45 消费者权力结构调整,内容形式将由消费者决定00:38:36 用户在平台消费内容时,也在寻求情感共鸣00:43:41 若AI来构建主角型内容平台,一定是高度个性化00:51:26 中国AI工具创业者面临的商业化挑战01:02:59 技术作为核心变量,如何影响内容生态以及创作者边界🪔【温馨提示】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免责声明】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  
    1:18:02

Plus de podcasts Technologies

À propos de 牛白丁

《牛白丁》是由华创资本出品的一档播客节目,在这里,你将听到来自华创资本和我们的朋友们,以投资人和创业者的第一视角,一起交流那些投资、创业、前沿科技、消费、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洞察和趋势,回忆片段与瞬间,剖析认知和思考。 华创资本是一家专注交叉科技前沿生产力的早期投资者,自2014年成立基金迄今,累计管理近百亿资产,相继在前沿科技与生命科学领域投资了超过200家公司,在从外太空(蓝箭航天、星思半导体)到单细胞多组学(新格元),从无人驾驶(文远知行、智加科技和图达通)到下一代计算架构(深鉴科技(赛灵思NASDAQ: XLNX收购)、PingCAP、ScaleFlux、壁仞科技),从手术机器人(华科精准、Noah Medical)到蛋白质测序(Rapid Novor)等领域,是诸多业界领先公司的早期支持者。
Site web du podcast

Écoutez 牛白丁, Le fil IA ou d'autres podcasts du monde entier - avec l'app de radio.fr

Obtenez l’app radio.fr
 gratuite

  • Ajout de radios et podcasts en favoris
  • Diffusion via Wi-Fi ou Bluetooth
  • Carplay & Android Auto compatibles
  • Et encore plus de fonctionnalités
Applications
Réseaux sociaux
v7.20.0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7/3/2025 - 7:49:39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