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ner im RedaktionsNetzwerk Deutschland
Écoutez 柏林飞鸿 dans l'application
Écoutez 柏林飞鸿 dans l'application
(26.581)(171.489)
Sauvegarde des favoris
Réveil
Minuteur
Sauvegarde des favoris
Réveil
Minuteur

柏林飞鸿

Podcast 柏林飞鸿
Podcast 柏林飞鸿

柏林飞鸿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ajouter
每双周二首播的“柏林飞鸿”追踪德法、德中关系,介绍德国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 Voir plus
每双周二首播的“柏林飞鸿”追踪德法、德中关系,介绍德国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 Voir plus

Épisodes disponibles

5 sur 23
  • 德中关系面临更大波澜
    中国外长秦刚日前访问德国和法国。在访问德国时,秦刚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在乌克兰和台湾问题上,继续针锋相对,使德中关系更为紧张。德中和欧中关系进入了什么状况?德国媒体如何看待双方的关系? 德国《世界报》发表评论说,在和中国政治家会晤时,是该外交还是该对峙?这是人们总要提的一个问题。贝尔伯克自首次访问北京以来,就决定要使用清晰的语言对待中国,并且始终忠诚自己的这一策略。在乌克兰战争、台湾问题和人权问题上,她都毫不含糊地向中国表明了她的态度,以至于中国外长秦刚称她是“来自西方的说教者”。但贝尔伯克指出的是正确的道路,只是通过友善是无法改变中国的政策的。人们必须像贝尔伯克一样展示界限,尽管在某些方面还是必须相互合作。 但该报大部分读者显然并不认同这一观点。据该报网上公布的统计,截至14日14点,有250名读者点赞以上观点,但有1680名读者表示反对。 就5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欧盟外长会议,《法兰克福汇报》发现,欧盟希望重新调整其对华政策,但欧盟成员国走不到一起。就在塞浦路斯称赞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合作伙伴时,立陶宛已经在内心上演和中国脱钩的程序。 德国电视一台也就欧盟外长会议报道说,欧盟外长会议希望进一步通过制裁,结束乌克兰战争;并希望加大对中国的压力,迫使中国和俄罗斯拉开距离。尽管欧盟进行了多轮对俄罗斯的制裁,但一些芯片等还是通过复杂的线路,比如通过哈萨克斯坦,进入了俄罗斯,在俄罗斯的武器中得到使用。该如果制裁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欧盟存在争议。欧盟同时还发现,欧盟与中国的经济往来大大超过战前与俄罗斯的经济往来。制裁中国也会给自己带来打击。各成员国在这一话题上因此意见不一。斯德哥尔摩外长会议因此就只能同意将对中国采用更清晰的语言,但没有达成任何抗衡中国的具体步骤。 就如何对待中国,德国也存在明显争议。德国绿党籍经济部长哈贝克在七国峰会之前突然决定要推进美国制约中国的计划,引起更大争议。《柏林日报》报道说,哈贝克本月11日在德国外贸商会举行的会议上突然宣布,德国公司对外投资今后将由德国国家来控制。这一突如其来的举措是对德国工业界,执政联盟和他自己领导的部委的嘲弄。他自己的部下也对国家监控对外投资尤其是对华投资持怀疑态度。他难道想执行美国的经济理论吗?德国经济界和盟友均不理解哈贝克的计划。德国机械和设备制造商联合会的外贸专家克劳斯弗里德里希(Klaus Friedrich)表示:“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对外投资会对欧洲的安全至关重要。”该联合会认为,美国总统拜登的计划完全不成熟。“我们从美国了解到的论据基础说穿了也是很薄弱的。” 该报继续报道说,即使是德国在欧盟最重要的盟友,也不太愿意直接采纳华盛顿的要求目录。法国负责欧洲事务的国务秘书劳伦斯布恩在接受《法兰克福汇报》采访时表示,“我们的共同点是,德国和法国都不想将他们的对华政策完全与美国接轨。德国与中国有很多贸易往来,而法国希望拥有自己的欧洲理念。我们都不想身陷阵营逻辑中。” 美国政府正在施加压力,因为如果没有其盟友的有效国家控制,拜登对中国施压的计划就难以实现。美国已向德国总理府施压。在将于5月19日至21日日本广岛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上,拜登希望将一项提案摆上桌面。 哈贝克现在想逢迎美国,把美国的政策搬到德国?中国已打出了抵制信号。德中和欧中关系预计还会出现更大波澜。
    16/05/2023
    4:23
  • 贝尔伯克访华后: 对中国语调更为强硬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日前举行了电话会谈。德国媒体如何看待?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访华后,有什么余波吗?从德国媒体的角度来看,德中关系和台海局势进入了什么状况? 就乌中首脑电话会谈,《明镜》周刊写道:悄然无声的时光已经过去,泽连斯基和习近平终于通电话了。北京视这一会谈为外交杰作。但基辅明显含蓄得多。 N-TV电视台报道说,乌克兰前驻德国大使安德列梅尔尼克认为,中国可以在俄罗斯侵乌战争中发挥和平作用。这位乌克兰副外长对习近平宣布的特使寄予厚望。当然,这并不会改变乌克兰实现和平的前提条件,但基辅和北京之间的和睦关系是走向和平的重要一步。而且北京要派遣特别代表团前往乌克兰调停,这是自战争开始以来的第一次。当然,中国人会追求自己的利益。但他相信,“公正的和平解决方案和结束敌对行动比这个对整个世界秩序来说永无止境的巨大地震更符合北京的利益”。他对泽连斯基和习近平的电话会谈的评价是:这“是在加强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和结束俄罗斯侵略方面迈出的一大步”。 德国绿党籍外长贝尔伯克四月中旬访问北京后,贝尔伯克与中国的沟壑变得更为明显。 《明镜》周刊报道说,贝尔伯克在北京和中国外长秦刚的联合记者会上,已进行了一场非同寻常的公开交锋。贝尔伯克回国后,继续放炮,说访问北京“有时不仅仅是震惊”。中国越来越多的显示自己是一个“竞争对手”。她回国后,对中国采用了更为强硬的语调。她说,中国显得更具“攻击性”和对外界“咄咄逼人”的程度,有时“不仅仅是令人震惊”。这位外长在德国联邦议院的一项政府询问中这样回答说。她还说,与此同时,中国的内部镇压正在加剧。对我们来说,“中国是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系统性竞争对手。但不幸的是,我们的印象是竞争对手这方面越来越多。” 但贝尔伯克承认,中国仍然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她继续要求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以降低风险,但不要求和中国脱钩。 由于社民党籍总理朔尔茨和绿党籍外长贝尔伯克在中国问题上分歧明显,德国电视一台估计,德国的中国战略在6月20日柏林德中政府磋商会议到来时,还未必能出台。 与此同时,德国经济界尤其是大型企业,如大众汽车集团、梅赛德斯汽车集团,化工巨头巴斯福等,似乎都和贝尔伯克以及绿党籍经济部长哈贝克不是一条心。他们继续看好与中国的业务,没有削减在华业务的计划。他们还计划通过投资和研发等,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就台海局势,德国《时代周报》采访了军事专家马克坎西安(Mark Cancian)。该报认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力量,并且正在用它来威胁台湾。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如果美国及时援助台湾,中国人民解放军未必能够占领台湾。坎西安也对中国入侵台湾能否成功深表怀疑,因为中国攻打台湾的代价将是“十分巨大的“。
    02/05/2023
    4:38
  • 贝尔伯克东亚之行 寻求抗衡中国和俄国的联盟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近日都访问了中国。他们给欧中和德中关系带来了什么变化呢? 虽然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访华时,坚持在台湾问题上欧盟团结一致的说法,但欧盟在台湾问题上明显不一致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如何对待中国问题上,德国红绿黄执政联盟也没有统一的立场。这在贝尔伯克访华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就在贝尔伯克访华时,德国另一执政党社民党内保守派批评贝尔伯克和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奉行“反华战略”。 德国红绿黄联盟上台已有一年多,但始终无法推出统一的中国战略,就因为内部不断有争吵。因贝尔伯克访华,社民党和绿党再次发生争吵。其它党派也发表了看法。 据德国广播电台报道,德国执政两党社民党和绿党就仍然没有出台的中国战略继续争论不休。保守的社民党派系即泽海默圈子(Seeheimer Kreis)宣称,德国不应对中国采取片面的外交和经济政策,而应采用实用主义的对华政策。这些社民党政治家尤其批评绿党籍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和绿党籍经济部长哈贝克奉行“反华战略“,说 :“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目前在不同个案上摇摆不定。所采取的措施更多是以内政的象征力量为中心,而不是作为一项有远见的政策。” 绿党议会党团副主席奥德雷奇则反驳说,中国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和系统性对手。人们必须承认这一点,拒绝看到现实使德国和欧洲危险地依赖俄罗斯。在对华政策中重蹈覆辙将是疏忽大意。 选项党双主席之一Chrupalla要求德国在台湾冲突中保持克制。他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德国和欧盟必须在这场争端中争取中立,毕竟中国是贸易伙伴和原材料供应国。 德国最大在野党联盟党表示,愿意帮助执政联盟就中国战略制定联合立场。基民盟政治家瓦德普尔向德新社表示,德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达成全国共识。但红绿灯联盟内部对中国的分歧十分剧烈。联盟党因此愿意提供帮助以达成共识。瓦德普尔强调,中国正在朝着监视国家的方向急剧发展。这给外交政策中基于规则的秩序带来质疑。德国必须对此作出反应。 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在台湾问题上应既不紧跟美国,也不紧跟中国,而是要有自己的立场。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则和美国保持一致,并警告中国不要武力攻打台湾,否则将承担后果。马克龙的表态起初在德国政界引起一片批评,但德国现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比如,《柏林日报》认为,对马克龙在中国的讲话表示愤怒,这是典型的德国人,而且是傲慢的行为。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贝尔伯克由价值观驱动的外交政策在亚洲走到了尽头。就在贝尔伯克挥舞道德大棒的同时,马克龙却说出了真相。 《东图林根报》发现,外长贝尔伯克为期六天的东亚之行有如在坐情感过山车。在中国,她冷静,但碰了个钉子。在北京与中国外长秦刚的会谈中,两人的立场发生了正面冲突。随后的新闻发布会变成了一个冷冰冰的事件。但在韩国和日本,她热情友好。她正在寻求的是抗衡中国和俄国的民主联盟。
    18/04/2023
    4:18
  • 《焦点》周刊:冯德莱恩 — 为美助战的粉丝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三月结束了对俄罗斯的访问后,欧中外交访问一下子频繁起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刚刚访问了北京,并与习近平举行了会谈。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将于本周前往北京。德国外长贝尔博克也计划于四月中旬访问北京。欧洲人这么急切的访问北京是为哪般?欧中和德中关系处于什么状况? 中国对台湾的武力威胁和中国扶持俄国的立场让欧洲人坐卧不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打出了要对中国更强硬的信号。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也在进一步限制德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社民党籍总理朔尔茨虽然对中国较为温和,但德国政府将如何调整对华关系,人们仍在期待中,因为德国政府的中国战略到现在还没有正式版本。但欧盟计划加大对市场经济的调控以应对中国的做法,受到一些媒体的质疑。 据德国电视一台报道,冯德莱恩在四月初访问北京之前,发出了欧盟将更强硬对待中国的预告。她对中国在俄乌战争中将站在哪一边不抱幻想。她就习近平访问莫斯科一事表示,“我们看见了一个真正的友谊秀。”中国不仅寻求新的世界秩序,而且“中国视普京的虚弱为机遇”。中俄关系显然在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习近平的追求是,要让中国成为世界最强国。为此,欧盟委员会给人的印象是,欧盟将不得不调整对华关系。这对德国的在华业务意味着风险。德国有1/3的汽车是销往中国。如果这些贸易关系因中国对台问题必须被切断时,这会给德国经济带来冲击。就在不久前,冯登莱恩访问了华盛顿。美方向欧盟委员会主席明确提示,欧洲应更好地控制其在中国的投资。这首先意味着德国的投资,因为德国与中国的贸易额比其他欧盟大国的加起来还要大。 《柏林日报》对中国在备战惴惴不安。该报总结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四个谈到中国加强军事准备的讲话。中国增加了军事预算。最近几个月,还展示了关于军事准备的新法律,在台湾海峡一边的城市里建造了新防空洞,而且还发布了国防动员的政令。去年年底,中国政府还向民众通报了一项新的法律,该法律将允许人民解放军更容易启动后备人员。专家推测,这可能意味着习近平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乌克兰的失败中吸取了军事动员的教训。中国还调整了中国《刑事诉讼法》的特定条款,可能是为了让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占领台湾时能立即实施管辖权。中国在为战争的到来做各种准备。 德国《焦点》周刊则嘲讽说,“美国在计划和中国打经济战,而德国一位女粉丝在为美国提供行政协助。”所谓的女粉丝指的不是别人,就是来自德国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该刊指出,控制的最困难形式是自我控制。大凡国家都不想听这一点,因为国家不想自我控制,只想感受自我。国家不仅想控制和指导自己的当局,最好还要能控制和指导私营经济。或者换一种说法,国家想做主人,而不是仆人。目前的新情况是,德国国家和欧盟官僚机构的长臂现在想拥有远到北京、上海和南京的处事权。他们想干涉德国公司的投资,并由此干涉工业的进出口关系。 《焦点》周刊认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作为领先的欧洲政治家,现在首先采纳了这种经济干预主义的思想。她说:“我们目前正在考虑欧洲是否以及如何制定针对外国投资的针对性工具。”她说这样的话,显然是在刚不久访问美国总统拜登时,受到了拜登的启发。欧盟委员会计划推出经济安全战略。欧盟现在要的不再是增长和繁荣,而是控制。对华投资必须由一个将成立的新官方部门审核并批准放行才行。 这件事为什么突然这么重要?这里牵涉到德国的对华业务。中国是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和中国之间的进出口额为2982亿欧元,超过了与美国、荷兰和法国贸易关系的总值。对德国经济来说,如何与拥有14亿客户的中国打交道,具有战略意义。对大多数德国公司来说,中国首先不是一个竞争对手,而是一个合作伙伴,一个客户,有时还是一个外国朋友。德国的化学工业、汽车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在中国都非常成功,而且计划继续向中国投资。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的一项最新分析,德国企业2022年对华投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有115亿欧元于2022年流入了中国。冯德莱恩最近游说反对将汉堡港口码头的股份出售给中国中远集团,但被朔尔茨总理压制住了。 《焦点》周刊得出的结论是,自由市场思维不再被视为是繁荣的保证,而是一种安全风险。美国想和中国打经济战,而德国公司的老板们也被拖着去参战。通过官方对外投资的筛选,他们相当于将收到征兵通知。而冯德莱恩已经签署了相关文件。
    04/04/2023
    4:21
  • 德国安全专家:中国如拿下台湾 美国将在亚洲失去主导地位
    中国就乌克兰战争推出12点和平倡议,德国有何反应?美国警告中国不要向俄罗斯提供武器援助,中国指责美国散布虚假信息,美中关系继续紧张。媒体如何看待中美关系和中欧关系的发展? 德国政界对中国推出的12点和平倡议持观望和质疑态度。德国防长Boris Pistorius表示,既然中国推出了和平倡议,那么,中国必须拿出行动来实现倡议。 德国总理朔尔茨向中国发出了警告。朔尔茨在3月2日德国联邦议会上发表政府声明,其中呼吁中国不要向俄罗斯提供武器。而是“要利用您对莫斯科的影响力,敦促俄罗斯军队撤离,不要向侵略者俄罗斯提供武器。”朔尔茨同时为德国向乌克兰运送武器做了辩护。 《时代周报》报道说,德国外长贝尔博克在20国外长峰会上,也警告中国不要向俄国提供武器。贝尔博克在德里表示:“中国肩负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不应支持俄罗斯战争。” 虽然中国要求全面停火,但多份媒体表示失望,比如,中国要求结束对俄罗斯的制裁。德国中国问题专家Huotari在接受德国电视一台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和平倡议主要是在支持俄罗斯的立场。但《世界报》报道说,俄罗斯拒绝了中国的和平倡议。这似乎又给中国加分了。 德国电视一台表示,中国就俄国的侵略战争推出和平倡议,引起轰动。但中国真的准备加大对克里姆林宫的压力吗?有很多迹象表明,中国的和平倡议主要是为了推进自身的系统。 巴州广播电台问道,中美之间,是不是一场新的战争正在迫近?美国击落了中国的疑似间谍气球。中国最高外交官指责美国发动反对中国的运动。双方紧张关系围绕的问题是,谁是世界头号强国。双方摩擦点是台湾。对美国来说,台湾也非常重要。美国一直是东亚的强权,无论是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是如此。德国国际安全专家Angela Stanzel认为,如果台湾落入中国手中,美国就会遇到大问题。美国在应对中国时,在亚洲需要缓冲区。如果中国拿下台湾,缓冲区就会消失,因为届时中国将能够控制亚洲整个地区,而且通往美国的道路也将在中国的控制之下。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可能立即入侵美国,但这肯定会结束美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中国会不会向美国宣战?中美关系的特殊之处在于,中美相互特别依赖。如果两者发生战争,这将对世界产生很大影响。对德国的影响也会非常大。2020年,中国连续第五次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贸易额达两万一千二十亿欧元。德国虽然对俄罗斯实行了制裁,但2021年,德俄之间还是有价值600亿欧元的贸易往来。由此可见,德国与中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比与俄罗斯的关系要大很多。如果中美发生战争,德国不得将不得不切断与中国的关系,那么,这对德国的冲击也会相当大。 《明镜》周刊看到的是,中国将欧洲列为“战略伙伴”。 乌克兰战争拉近了欧洲和美国的距离,但同时也拉近了俄罗斯和中国的距离。尽管如此,北京视欧洲为战略伙伴,显然继续希望与欧盟建立长期伙伴关系。
    07/03/2023
    4:19

Plus de podcasts Actualités

À propos de 柏林飞鸿

每双周二首播的“柏林飞鸿”追踪德法、德中关系,介绍德国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

Site web du podcast

Écoutez 柏林飞鸿, Rage Culture ou d'autres radios du monde entier - avec l'app de radio.fr

柏林飞鸿

柏林飞鸿

Téléchargez gratuitement et écoutez facilement la radio.

Google Play StoreApp Store

柏林飞鸿: Podcasts du groupe

柏林飞鸿: Radios du groupe